城市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城市建设和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零陵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序化持续加强,这颗镶嵌在永州大地的耀眼明珠,正以她优越的城市品质、深厚的文化内涵,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碧蓝的天空下,稻田似绿浪,硕果挂满枝。零陵大地上,城市在变美、产业在变强、群众在变富,振奋人心的脱贫画卷在这里展开,振兴发展的欢歌笑语在这里响起……行走在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时代征途上,古城零陵的老百姓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幸福生活触手可及,美好未来扑面而来。
文旅产业转型发展 展现千年古城新风采
仲夏时节,华灯初上,走进零陵古城,柳子街的青石板路上人流如梭。一台台讲述柳子故事、传承唐宋遗风的节目精彩上演,一排排富有本地文化特色的仿古商铺门庭若市,身着汉服的霓裳仙子们翩跹而过,昔日的汉唐繁华名郡恍若重现。
时光穿梭回2015年,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街区老旧,发展滞后,除了污染企业造纸厂再没有其他项目。住在这里的多是老人,夜里不到8时就黑灯瞎火。
转机来自于政府主动关停造纸厂,引进伟光汇通集团,投资70亿元共同开发的零陵古城文化旅游综合开发保护项目。零陵区柳子街社区主任眭正茂欣喜地告诉笔者,仅用时一年零九个月,零陵古城就完成了昔日“脏乱差”到旅游景区的华丽转身,跑出了零陵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零陵区将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的重要抓手,按照“以文兴旅、以旅兴业、文旅融合”的思路,立足“潇湘之源、诗画零陵”形象定位,以全域旅游的战略眼光布局谋篇,全力推进“进城、下乡、入水”全域旅游体验,一跃成为旅游“网红新地标”。
依托特色文化,绘就历史文化名城一幅画。通过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零陵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9地;现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8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习基地6个,非遗展厅2个,已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保护体系,非遗项目名列全市三强。
塑造品牌文化,唱响文旅融合一台戏。零陵区坚持将品牌文化活动作为助力文旅融合发展的精神动力,连续四年举办了零陵民俗庙会、零陵古城开街庆典、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首届历史文化名城活动周暨柳宗元文化旅游节,清明祭柳、柳子百家宴等规模逐年增大;实施了“千车万人游零陵”活动,组织了“锦绣潇湘·古城零陵”百家旅行社踩线活动以及“锦绣潇湘·畅游永州”粤港澳大湾区万车游永州;拍摄了《柳子小镇》《潇湘从这里开始》等城市形象宣传片,打造了大型原创舞台剧《潇水长歌》《潇湘飞仙》《潇湘烟雨》潇湘三部曲,打响了“零陵夜宴”品牌。
文旅产业扮靓城市的同时,乡村振兴和全域游的东风也让零陵实现了新时代的乡村巨变。零陵现有黄江源、高贤、芬香、石烟塘等省、市、区的各类乡村旅游景区,旅游为农业注入强大动能,真正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6月中旬,笔者走进位于南津渡街道的香零山村,一座座现代化大棚“静卧”田野,一棵棵蔬菜茁壮成长,环村自行车道绿树掩映,曲折的池塘碧波荡漾……村民陈国旺难掩喜悦,兴奋地介绍,该村通过建造环村自行车道、观赏大棚、荷花池、农村主题公园,着力打造成集观光、休闲、生态、养生为一体的城市后花园,人均年纯收入过2.5万元。
数据最无言,数据最有力。2020年零陵区游客接待量619万人次和旅游总收入51.6亿元,极大提升了全面小康零陵的质量与成色,也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洁的道路,车辆停放有序;健身休闲场所等基础设施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人群在树荫下纳凉,耳边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百姓生活悠然惬意……这是零陵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小区老渡口桃江安置小区的日常模样。
“137模式”提升效能 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
宽阔整洁的道路,车辆停放有序;健身休闲场所等基础设施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人群在树荫下纳凉,耳边时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百姓生活悠然惬意……这是零陵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小区老渡口桃江安置小区的日常模样。
“作为安置3个办事处8个村的拆迁户而建立的无物业管理、开放型小区,曾经基础设施差、垃圾成山、秩序混乱”,回首今昔对比,今年70岁的安置户龙年英乐开了怀,现在路也修了,栏杆也装了,小区环境好,氛围也好,住在这就和在大城市一样,生活很舒服。
以前没什么人住,现在大家抢着住,老渡口桃江安置小区凤凰涅槃的背后离不开党建这把“金钥匙”。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党支部自发组织党员、业主委员会和志愿者进行封闭式管理,从大年三十开始,不论节假日,不计报酬,一直坚持轮流值班。在党员的带领下,小区里涌现了一批榜样的力量:“五老”协会、义务巡逻队、志愿服务队、环保协会、水电工协会、禁毒禁赌协会等15个协会组织成了小区管理的“四梁八柱”。
管中可以窥豹,以小足以见大。近年来,零陵区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党政主导、部门主责、基层主抓”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围绕治理体系、工作布局、治理方式“三个现代化”目标,明确17个重点、41项任务、126个具体要求,探索出“137”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零陵区实施的“137”治理模式主要做法是:坚持“一个引领”:就是党建引领,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把党小组建在楼栋上,实现党建网、治理网“两网合一”。突出“三项创新”:搭好“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平台,解决基层治理群众参与、民主协商不够的问题;打造“网格化管理”升级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织密群防群治防护网,解决群防群治和村民自治不够充分的问题。抓实“七大特色”工作:开好一个例会,即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织好一张网格,即网格化服务管理;搭好一个平台,即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管好一个载体,即综治中心;用好一张图谱,即平安指数“四色”警示图谱;建好一个机制,即治安联防联控机制;做好一个结合,即与创建工作相结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永州唯一的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县区,当下的零陵区,一系列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加速推进、成绩斐然——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2020年9月,零陵区创新推出的党务村务民主协商监督月例会被评为新时代清廉乡村治理建设“十佳案例”;创新推出的“137”治理模式,在12月全国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会上得到充分肯定;七里店社区网格员陈萍被评为2021年2月份全国平安卫士;2020年零陵区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县区。
绿水青山乡风文明 探寻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前全是小高炉,天空灰蒙蒙,如今小高炉都拆了,政府办了件大好事!”零陵区珠山镇居民刘俊指着门外的蓝天开心地说。
珠山镇是湖南最大的锰矿区,当地非法小高炉多达数十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拔掉这颗“硬钉子”,零陵区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包干抓、牵头部门主动抓、属地乡镇主体抓”的责任机制,成立了12个拆除小组,分别由区级领导带队,进企入户。仅用4天时间,46家非法小高炉全部拆除,珠山镇又恢复了碧水蓝天。
近年来,零陵将生态环境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方投入8亿元,岀重拳、下猛药,全面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20多家个体锰矿开采户被整合成目前的8个开采点,先后回填采坑350多个,平整、复垦土地1800多亩,恢复各类植被2100亩。目前,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2%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
“以前村里穷,不仅没有发展信心,也找不到发展的办法,通讯基本靠吼、出村基本靠走。”大庆坪乡芬香村第一支书杨自柏说起以前的芬香村连连摇头。芬香村是零陵区最为偏远的省级贫困村,是穷乡僻壤的贫瘠之地。近日,笔者走进菱角塘镇文雷村,连片的果园闪着耀眼的“金黄”,数百个大棚里蔬菜长势喜人,全村组组通了水泥路,户户改厕改水。文雷村不仅摘掉了贫困帽,还成为零陵区小康建设示范村、文明村、党建工作先进村、十佳环境整治村。
滴水可以印证出整个太阳的光辉,在零陵区脱贫攻坚战场,振奋人心的脱贫乐章依然余音绕梁。零陵区曾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4万多人,省定贫困村41个。2020年,零陵区尽锐出战,一鼓作气决战脱贫攻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脱贫攻坚战实现圆满收官,零陵区荣获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区。
乡村振兴,既要有“金山银山”,更要有“绿水青山”;既要“物质面子”,也要“精神里子”。
近年来,零陵区在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同时,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努力做好乡风文明这一“里子”功夫。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送戏下乡”“文艺下乡”活动,零陵区将高水平、高质量的文艺演出带到基层,同时发展繁荣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每年举办迎新春联欢会和网络春晚、4·23世界读书日,指导村(社区)自办广场舞大赛、花鼓戏和渔鼓等文体活动。
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零陵全区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升,文明新风正吹拂在田野村庄,滋润着百姓生活,提升农村精气神,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民生为本枝叶关情 绘就百姓幸福新底色
“自从村里进行环境整治后,不仅改善了我们村的大环境,让我们家里的小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变。”在南津渡街道香零山村,村民唐云华正在打扫厕所卫生。看着以奖代补的干净如新的厕所,满满都是幸福。小公厕大民生,2020年,零陵区共完成户用无害化厕所新(改)建18439座。
“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近年来,零陵区继续大力实施“三场四位”(农贸市场、广场、停车场、学位、床位、蹲位、车位)建设,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擦亮“学在零陵”“健康零陵”“文化零陵”三大品牌,顺应群众期盼,办成了不少民生实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是连着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近年来,零陵区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持续加大投入,优化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为解决“入学难”“大班额”突出问题,出台零陵区教育工作要点,坚持把学位建设作为民生实事“一号工程”来抓,投入资金20.7亿元,竣工学位项目13个,新增学位4.5万个,全区超大班额、大班额现象清零,真切地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教育振兴带来的实惠。
在此基础上,近年来,零陵区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省级健康促进区;珠山镇卫生院等4个卫生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卫生院;七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关键绩效指标排行榜50强,以“健康零陵”的持续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全区居民健康水平再上新台阶。
在“文化零陵”方面,零陵区投入上千万元,先后对区文化馆、区图书馆、朝阳剧院、区体育馆进行提质改造,完善了城区公共文化场馆功能;实现了16个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全覆盖,334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实现了总分馆制建设落地,建成图书馆文化馆总馆各1个,图书分馆195个、文化分馆47个,文旅云平台1个,真正织牢了区、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针对农村群众“饮水难、出行难”等问题,近年来,零陵城乡“五个一体化”(供水、供气、医疗、客运、环卫)建设全面实施,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2处,新增自来水人口3万人,开通“村村通”农村客运线路28条,实现了“村村通”全覆盖。针对群众“就业难”,新增城镇就业6000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5000余人,“五险”统一征缴、社保“一卡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民参保登记等工作深入推进,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
背街小巷破损的道路硬化后平整宽敞,荆棘丛生、垃圾遍地的空闲土地成了绿树摇曳、百鸟鸣翠的小游园,平坦的水泥路通到村口……近年来,零陵区持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聚焦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焦点问题,一项项接地气、暖心窝的为民实事项目,经过上下勠力同心,已圆满完成,绘就了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零陵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锐意进取,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四区两城”建设,致力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精品农业先行区、科教创新引领区、社会治理样板区、文化旅游名城、生态宜居新城,奋力谱写现代化零陵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来源:湖南日报